近年来,在租赁业务的推动下,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额几乎每年都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截至2015年1季度末,国内金融租赁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34万亿元,而在2008年这一数据还不足300亿元。由于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积攒多年形成的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良好的内控与风险管理经验、较强的人力资源与团队素质,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租赁业务方面具备了先天优势,并已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行业格局。
在资产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如何以合理的成本多渠道融入资金,以匹配业务的需要已成为金融租赁公司发展的关键。现阶段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本金、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及回购业务、股东定期存款、租赁业务保证金、发行金融债及证券化产品等,融资渠道较前几年已有明显拓宽,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监管政策的推动。
然而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受审批时间长、流程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发行金融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途径虽然已有尝试,但远未成为金融租赁公司主流的融资方式。目前,金融租赁公司普遍对银行短期借款的依赖度较高,而资产端的中长期特征使得各家公司都存在明显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情况;另一方面,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亦使得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快速消耗,面临持续的资本补充压力。虽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在融资渠道、资金成本方面能够得到控股股东的支持,但也普遍存在以上两方面的问题。未来,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发行资本补充债券、成立信托投资计划或基金、公开发行股票、加大低成本外汇资金融入力度等方式,或许可以成为金融租赁公司进一步拓宽长期资金来源渠道的有益尝试。
作者: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韩 夷